在庙会的夜市上,常会有甜甜的蜂窝糖出售,深受小孩子们的喜爱。
用前端带有一个白色小块儿的棒子,插入煮热的砂糖液,接着砂糖液就会“噗”的一声迅速膨胀起来,这就是“蜂窝糖”,是一种吃起来脆脆甜甜的小点心。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很流行在家中制作蜂窝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对砂糖实行“配给制”。所谓“配给制”,是指人们无法在商店里,根据自已的需要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而是由国家按照每个家庭的人数来决定分配的数量。在当时,面对有限的砂糖,很多人觉得与其就那样用完,不如做成蜂窝糖来吃。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回去问一问他们。
后来,这又变成了庙会夜市上非常有人气的点心食品,不过现在很少能见到了。
将蜂窝糖切开,可以看到里面有许多小洞。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其内部有气体存在,所以才形成了这些小洞。而“白色的小块儿”则主要含有用于制作发酵粉的“小苏打(碳酸氢钠)”成分。
小苏打在进入加热的砂糖液后,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而这正是这些小洞存在的原因。
蜂窝糖的化学反应,就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过程:
碳酸氢钠 →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将砂糖加热,然后加入小苏打进行搅拌,这样其就会膨胀——制作蜂窝糖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呢。实际上,经过尝试后就会发现,几乎每次都会失败。因为小苏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都会漏掉,所以无法膨胀起来。
只有让砂糖液的表面足够牢固,让内部的二氧化碳无处“逃跑”,这样才能让蜂窝糖成功膨胀起来。
如果砂糖液的表面不够牢固的话,二氧化碳就会漏掉。所以,在其因气体膨胀时,如果不能让砂糖液迅速达到稳固的状态,那前面做的一切就都白搭了。
砂糖液的状态是会随着温度而变化的。也就是说,要先弄清楚蜂窝糖膨胀时砂糖液的温度,这是成功制作蜂窝糖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