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
中文名:氧化铋
英文名:Bismuth oxide
别名:三氧化二铋
化学式:Bi2O
分子量:465.96
CAS号:1304-76-3
外观:黄色重质粉末或单斜结晶
气味:无气味
熔点:824°C
沸点:1890°C
密度:8.9 g/cm3 (固)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强酸生成铋(III)盐
质检信息
质检项目 指标值
总氮量(N),%≤0.003
氯化物(Cl),%≤0.005
硫酸盐(SO4),%≤0.01
铁(Fe),%≤0.002
铜(Cu),%合格
砷(As),%≤0.001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硫酸盐计),%≤0.05
硝酸不溶物,%≤0.005
灼烧失重,%≤1.0
基本信息
性 状:
氧化铋又称三氧化二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铋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黄色重质粉末或单斜结晶。由硝酸铋加热分解制得。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溶于盐酸和硝酸,不溶于水。加热变褐红色,冷后仍变黄色。相对密度8.5。熔点820℃。沸点1890℃。是铋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可以被氢气还原为金属铋。虽然三氧化二铋可以从天然的铋华(一种矿物)取得,但是它主要的来源通常是炼铜或铅时的副产物,或直接燃烧铋(蓝色火焰)得到。
氧化铋视频
产品用途
1.氧化铋用于在压敏电阻、热敏电阻、氧化锌避雷器以及显象管等领域。
2..氧化铋用于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电解质材料、光电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催化剂等。
3.氧化铋用于氧化铋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氧化铋生产方法
1.向硝酸铋溶液(80~90 ℃)中滴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使其混合。溶液在沉淀过程中保持碱性,生成白色、体积膨胀的氧化铋水合物Bi(OH)3沉淀,将此溶液加热,短时搅拌就脱水变为黄色三氧化二铋。经水倾析洗涤,过滤,干燥,制得氧化铋成品。
2.在氮气气氛下,向溶解于1mol/L硝酸的0.1mol/L硝酸铋溶液中(在80~90℃)滴加不含二氧化碳的1.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使它们混合。溶液在沉淀过程中保持碱性。虽然生成白色、体积膨胀的氧化铋水合物Bi(OH)3沉淀,但在热溶液中搅拌一会,就脱水变为浅黄色三氧化二铋。用不含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水倾析洗涤15次,经过滤后干燥之。
3.将金属铋装入石墨坩埚熔融之后,在氧气流下,石墨电极和金属液面之间形成电弧而加热氧化。要保证充分供给氧气,坩埚要放到大的容器里,连续地通入氧气。反应温度为750~800℃,迅速生成纯度为99.8%以上的β-三氧化二铋。生成物在水里或冷的金属板上骤冷之后,就可以得到高温相β-型产品。
4.缓慢将Bi(N
O3)3·5H2O酸性溶液(20g溶于2mol/L HNO3中)缓慢加入到过量碳酸钠溶液中,剧烈搅拌。得到Bi2O2CO3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将其置于铝舟中,在空气中,于650K下加热约1.5h,得到β-Bi2O3
5..将碱式硝酸铋在400~500℃灼烧,除尽NO3- 离子约(3~4h) :灼烧结束,冷却后全部转变为柠檬黄色,即为成品。
6.用 少 量 稀 硝 酸 洗16kg99.9%的工业铋表面,再用电导水洗去表面硝酸。然后加入1:1的高纯硝酸 (35kg相对密度为1.42的硝酸加20L电导水) ,用1 犺加毕,加完后继续反应10min。稍冷后过滤,滤液加热至65~70℃,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9,冷却结晶,甩干,得硝酸铋。将所得硝酸铋用电导水溶解成稀溶液,搅拌下进行水解,静置使碱式硝酸铋完全沉淀,沉淀用离心机甩干或抽滤,然后用热电导水洗涤数次,抽滤后干燥,粉碎,于500℃灼烧7~8h ,稍冷后研碎,再灼烧4~5h,冷却后即得99.99%的高纯氧化铋。釉药、催化剂、橡胶配合剂、医药、红色玻璃配合剂等方面使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氧化铋;三氧化二铋
化学品英文名:Bismuth oxide
企业名称: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西陇中街1-3号
邮 编: 515064 传 真: 0754-82481768
企业应急电话:400-7788689
电子邮件地址:339904316@qq.com
网站地址:https://www.999gou.cn/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氧化铋 1304-76-3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氧化铋本品极难从皮肤粘膜吸收。未见职业性损害报道,非职业性的损害多由于口服或药物治疗引起,表现为肝肾损害,铋性口腔炎、齿龈炎、皮炎,甚至剥脱性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氧化铋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 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 防 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臭、无味的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pH值: 无意义 熔点(℃): 308(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6.8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硝酸、盐酸。
主要用途:氧化铋用于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电解质材料、光电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催化剂等。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经口LD50(mg/kg): 22000 兔经口LD50(mg/kg): 500
LC50: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等混装混运。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2021年6月15日
填表部门: 研发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暂无
氧化铋
性质
中文名:氧化铋
英文名:Bismuth oxide
别名:三氧化二铋
化学式:Bi2O
分子量:465.96
CAS号:1304-76-3
外观:黄色重质粉末或单斜结晶
气味:无气味
熔点:824°C
沸点:1890°C
密度:8.9 g/cm3 (固)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强酸生成铋(III)盐
质检信息
质检项目 指标值
总氮量(N),%≤0.003
氯化物(Cl),%≤0.005
硫酸盐(SO4),%≤0.01
铁(Fe),%≤0.002
铜(Cu),%合格
砷(As),%≤0.001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以硫酸盐计),%≤0.05
硝酸不溶物,%≤0.005
灼烧失重,%≤1.0
基本信息
性 状:
氧化铋又称三氧化二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铋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黄色重质粉末或单斜结晶。由硝酸铋加热分解制得。无气味。在空气中稳定。溶于盐酸和硝酸,不溶于水。加热变褐红色,冷后仍变黄色。相对密度8.5。熔点820℃。沸点1890℃。是铋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可以被氢气还原为金属铋。虽然三氧化二铋可以从天然的铋华(一种矿物)取得,但是它主要的来源通常是炼铜或铅时的副产物,或直接燃烧铋(蓝色火焰)得到。
氧化铋视频
产品用途
1.氧化铋用于在压敏电阻、热敏电阻、氧化锌避雷器以及显象管等领域。
2..氧化铋用于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电解质材料、光电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催化剂等。
3.氧化铋用于氧化铋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氧化铋生产方法
1.向硝酸铋溶液(80~90 ℃)中滴加不含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使其混合。溶液在沉淀过程中保持碱性,生成白色、体积膨胀的氧化铋水合物Bi(OH)3沉淀,将此溶液加热,短时搅拌就脱水变为黄色三氧化二铋。经水倾析洗涤,过滤,干燥,制得氧化铋成品。
2.在氮气气氛下,向溶解于1mol/L硝酸的0.1mol/L硝酸铋溶液中(在80~90℃)滴加不含二氧化碳的1.5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使它们混合。溶液在沉淀过程中保持碱性。虽然生成白色、体积膨胀的氧化铋水合物Bi(OH)3沉淀,但在热溶液中搅拌一会,就脱水变为浅黄色三氧化二铋。用不含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水倾析洗涤15次,经过滤后干燥之。
3.将金属铋装入石墨坩埚熔融之后,在氧气流下,石墨电极和金属液面之间形成电弧而加热氧化。要保证充分供给氧气,坩埚要放到大的容器里,连续地通入氧气。反应温度为750~800℃,迅速生成纯度为99.8%以上的β-三氧化二铋。生成物在水里或冷的金属板上骤冷之后,就可以得到高温相β-型产品。
4.缓慢将Bi(N
O3)3·5H2O酸性溶液(20g溶于2mol/L HNO3中)缓慢加入到过量碳酸钠溶液中,剧烈搅拌。得到Bi2O2CO3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将其置于铝舟中,在空气中,于650K下加热约1.5h,得到β-Bi2O3
5..将碱式硝酸铋在400~500℃灼烧,除尽NO3- 离子约(3~4h) :灼烧结束,冷却后全部转变为柠檬黄色,即为成品。
6.用 少 量 稀 硝 酸 洗16kg99.9%的工业铋表面,再用电导水洗去表面硝酸。然后加入1:1的高纯硝酸 (35kg相对密度为1.42的硝酸加20L电导水) ,用1 犺加毕,加完后继续反应10min。稍冷后过滤,滤液加热至65~70℃,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9,冷却结晶,甩干,得硝酸铋。将所得硝酸铋用电导水溶解成稀溶液,搅拌下进行水解,静置使碱式硝酸铋完全沉淀,沉淀用离心机甩干或抽滤,然后用热电导水洗涤数次,抽滤后干燥,粉碎,于500℃灼烧7~8h ,稍冷后研碎,再灼烧4~5h,冷却后即得99.99%的高纯氧化铋。釉药、催化剂、橡胶配合剂、医药、红色玻璃配合剂等方面使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氧化铋;三氧化二铋
化学品英文名:Bismuth oxide
企业名称: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西陇中街1-3号
邮 编: 515064 传 真: 0754-82481768
企业应急电话:400-7788689
电子邮件地址:339904316@qq.com
网站地址:https://www.999gou.cn/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氧化铋 1304-76-3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氧化铋本品极难从皮肤粘膜吸收。未见职业性损害报道,非职业性的损害多由于口服或药物治疗引起,表现为肝肾损害,铋性口腔炎、齿龈炎、皮炎,甚至剥脱性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氧化铋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 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 防 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臭、无味的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pH值: 无意义 熔点(℃): 308(分解)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6.8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溶于硝酸、盐酸。
主要用途:氧化铋用于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电解质材料、光电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催化剂等。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经口LD50(mg/kg): 22000 兔经口LD50(mg/kg): 500
LC50: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等混装混运。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2021年6月15日
填表部门: 研发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暂无
产品信息 [重量] 500g [颜色] 黄色 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非危险品
用户名 | 购买数量 | 购买时间 | 订单状态 |
匿名用户 | 1 | 2025-04-04 18:53:31 | 成交 |
匿名用户 | 1 | 2025-01-23 20:26:52 | 成交 |
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