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
中文名称: 聚苯胺 (导电态)英文名称: polyaniline分子式: C48H38N8分子量: 726.86892CAS号号: 5612-44-2
质检信息质检项目 指标值含量,% ≥98.0
化学特性导电态聚苯胺聚苯胺是从苯胺单体出发,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或电化学聚合得到的一类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特殊的电学、光学性质,经掺杂后可具有导电性及电化学性能。为深绿色粉末,具吸湿性,对空气敏感。最大吸收波长λmax325nm。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间甲酚。将聚苯胺溶解于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的溶液并浇铸在玻璃板、塑料、金属等基质上,在60-80℃,将溶剂慢慢蒸发干,可得到大面积的支撑薄膜,具有较好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88、1560和10%,经盐酸掺杂后,其强度稍有下降,但韧性反而增强,断裂伸长率可达58%。在不锈钢上电沉积的聚苯胺膜能显著降低不锈钢在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从此聚苯胺和其它导电高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防腐蚀材料,聚苯胺的电活性源于分子链中的P电子共轭结构:随分子链中P电子体系的扩大,P成键态和P*反键态分别形成价带和导带,这种非定域的P电子共轭结构经掺杂可形成P型和N型导电态。不同于其他导电高分子在氧化剂作用下产生阳离子空位的掺杂机制,聚苯胺的掺杂过程中电子数目不发生改变,而是由掺杂的质子酸分解产生H+和对阴离子(如Cl-、硫酸根、磷酸根等)进入主链,与胺和亚胺基团中N原子结合形成极子和双极子离域到整个分子链的P键中,从而使聚苯胺呈现较高的导电性。这种独特的掺杂机制使得聚苯胺的掺杂和脱掺杂完全可逆,掺杂度受pH值和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并表现为外观颜色的相应变化,聚苯胺也因此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特性。
产品用途导电态聚苯胺一次性导电聚合物电池;电子器件肖特基二极管;光学器件和光学开关、光学储存、光学显示器件;作传感器和探测器;太阳能电池。聚苯胺掺杂后具有导电性,它还具有光电转换性质和非线性光学特性等。聚苯胺的应用: 一次性导电聚合物电池;电子器件肖特基二极管;光学器件和光学开关、光学储存、光学显示器件;作传感器和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可制得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设备和材料,如可作为生物或化学传感器的尿素酶传感器、电子场发射源、较传统锂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更优异的可逆性的电极材料、选择性膜材料、防静电和电磁屏蔽材料、导电纤维、防腐材料,等等。聚苯胺因其具有的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化学及环境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生产方法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可以用化学氧化,缩合聚合,吸附聚合及电化学聚合等方法合成。其中以化学氧化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最为重要。化学氧化聚合法系在酸性水溶液中用氧化剂溶液中的氧化剂使苯胺氧化聚合。目前主要采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盐酸为质子酸的体系。质子酸一方面提供反质子所需的pH值,另一方面也以掺杂剂的形式进入聚苯胺的骨架使聚苯胺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这样制得的聚苯胺为黑绿色粉末其导电率为5-10S/cm。当用氢氧化钠或氨水处理时即变为蓝黑色。电导率降至10-11S/cm,成为绝缘体。聚苯胺可用质子酸进行掺杂,可用碱进行反掺杂。掺杂过程中并不伴随有主链上电子的得失。经质子掺杂后,聚苯胺的导电率可达5-10S/cm。
产品信息 [重量] 100g [颜色] 白色 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非危化品
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