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制作方式的不同,我们可将茶分为三大类: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绿茶,是指茶叶完全没有经过发酵的“不发酵茶”;红茶,是指茶叶完全发酵的“发酵茶”;乌龙茶,则是指介于前两者之间经适当发酵过的“半发酵茶”。
这些茶,原本都是以同一种茶树(原产中国的山茶科)的叶子为原料的。但由于各自发酵的程度不同,其所含的成分也不同。
如绿茶中就含有相当于干燥茶叶中30%左右的“茶多酚”成分。所谓“多酚”,指的是苯、萘等芳香环(苯环的基团)中与羟基(-OH)相结合所形成的几种化合物的总称。
绿茶中所含的茶多酚基本上都是儿茶酚。红茶在发酵的过程中,会含有两个儿茶酚相结合所形成的茶黄素(1%~2%)与茶黄质(10%~20%)。而乌龙茶中则含有儿茶酚、茶黄素与茶黄质。
柠檬中含有5%~7%的柠檬酸,所以柠檬汁是呈酸性的。在红茶中放入柠檬后,其颜色会变淡的原因,应该也是与这种“酸性”有关。
尝试在红茶中放入具有酸性的醋,结果又会怎样呢?红茶的颜色同样变淡了。
这是因为红茶的颜色中,含有一遇到酸性物质颜色就会变淡的成分。实际上,红茶的颜色主要源于其所具有的亮橙色的茶黄素、深红色的茶黄质以及赤褐色的氧化聚合物这三种成分。其中,茶黄质这种色素,在遇到酸性物质后颜色就会变淡。
山田善春(大阪市立生野工业高中教师)曾向我介绍过一个“美味”的实验。
首先,在平底锅中放入八成满的水,开火烧至沸腾。然后放入一把中式挂面,轻轻搅排。等面条煮软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咖喱粉和姜黄粉。此时,面条的颜色会变成通红通红的。
接下来,试着在通红的咖理面条中,放入辣酱油。你会发现,粘到辣酱油的地方颜色就变成了黄色。直至最后面条全部变成了黄色。
最后,再加入事先妙好的蔬菜和肉,一碗美味的咖喱沙司面就做好了。
我们在理科实验中常常用来检测物质酸碱性的石蕊试纸(酸性时蓝色→红色;碱性时红色→蓝色),其使用的是从一种叫作“石蕊地衣”的植物中提取出的色素,现在已经被人工合成的色素所取代了。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紫卷心菜”(也叫作“红卷心菜”)汁液的颜色变化来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其所含的紫色色素,也叫作“花青素”,像黑豆、紫薯、乌板树、葡萄等植物中都含有这种色素。
“花青素”(anthocyanins)是在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色素(其名称来源于拉丁语,“antho”是“花”的意思,而“cyanine”则是“青色”的意思)。当这种色素从酸性变成碱性时,会依次呈现出红色、紫色、蓝色的颜色变化。
此外,还有能通过颜色变化表现酸碱性的色素。咖喱粉中含有一种叫“姜黄粉”的香辛料,其中所含的“姜黄色素”的颜色,在碱性时会呈红色。
在面条中加入姜黄粉会让面条变成红色,就是因为中式挂面中含有碱性物质。
挂面中所含的碱性物质,叫作“碱水”。“碱水”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常被用于制作中式挂面。其成分主要包括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以及磷酸类的钾盐、钠盐等物质中的几种。一般主要使用的是碳酸钾、碳酸钠。
“碱水”溶于水后呈弱碱性。正是这种碱性,让小麦粉中的谷朊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蛋白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增加其黏性,让面条的弹性更强,面更筋道。
同时,也会形成中式挂面所特有的味道。而面条特有的黄色也正是添加了“碱水”的结果。
因此,在做上述这个实验时,必须使用含有“碱水”的面条。按照山田的话说“可以让便宜的中式挂面变得更好吃”。
之后放入的辣酱油中含有醋,所以呈酸性。因“碱水”而变成红色的面条在加入了辣酱油之后,由于碱水的碱性被中和了,所以又变回了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