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二溴-3,4-乙烯基二氧噻吩
中文名称:2,5-二溴-3,4-乙烯基二氧噻吩英文名称:5,7-Dibromo-2,3-dihydrothieno[3,4-b][1,4]dioxine别名:2,5-二溴-3,4-乙撑二氧基噻吩;5,7-二溴-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噁英;5,7-二溴-2,3-二氢硫噻吩并二氧六环;5,7-二溴-2,3-二氢噻吩并[3,4-b][1,4]二氧六环;分子式:C6H4Br2O2S分子量:299.96800CAS号: 174508-31-7
质检信息检验项目 指标含量, ≥95%灼烧残渣,% ≤0.02PSA: 46.70000LOGP: 3.04430
化学特性2,5-二溴-3,4-乙烯基二氧噻吩是一种化学物质,密度2.139g/cm3沸点306.5ºC at 760mmHg熔点98ºC闪点139.2ºC折射率1.644蒸汽压0.00139mmHg at 25°C有不愉悦气味,对光敏感。微溶于水,具刺激性。对水体有危害。
产品用途2,5-二溴-3,4-乙烯基二氧噻吩用作材料科学,实验研究,一个导电聚合物单体,此产品是性能稳定的导电化合物单体,也是导电骨架的基本材料。
生产方法路线一:“五步法”合成EDOTEDOT的“五步法”合成工艺最早是由Jones F[3]等在1991年提出来的。该方法以硫代二乙酸为起始原料,首先和乙醇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硫代二乙酸二乙酯;然后硫代二乙酸二乙酯与草酸二乙酯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发生Claisen酯缩合反应,失去α氢,形成碳负离子,进攻草酸二乙酯中的碳,经Claisen和Dieckman缩合、重排得到中间体2,5-二甲酸乙酯-3,4-二羟基钠噻吩,经盐酸酸化得到2,5-二甲酸乙酯-3,4-二羟基噻吩;将上述得到的产物在DMF溶剂中,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与二卤代烷烃发生O-烷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2,5-二羧酸二乙酯-3,4-乙烯二氧噻吩;再经过碱性水解、酸化,可以生成2,5-二羧基-3,4-乙烯二氧噻吩;最后在喹啉等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加入Cu粉或者相应的氧化物作为催化剂进行脱羧反应,脱去两分子的CO2而得到最终产品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传统“五步法”合成EDOT的工艺相对较为成熟,原料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易行,但从工业角度考虑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反应路线较长、制备中间体的O-烷基化反应和最后的脱羧反应收率不高,导致了EDOT的总收率相对太低(文献报道的总收率只有18%),而且中间体的分离提纯较为困难。只要能够优化工艺和提高收率,“五步法”仍然具有工业化的可行性。路线二:以噻吩为原料的醚交换法合成EDOT首先,噻吩与过量的溴化试剂(液溴)进行噻吩环上的亲核取代溴化反应,得到2,3,4,5-四溴噻吩;再在合适的还原体系(Zn/CH3COOH)中,将2,3,4,5-四溴噻吩选择性的还原得到3,4-二溴噻吩;然后在Cu催化作用下用甲氧基取代噻吩环的β位上的溴,得到中间体3,4-二甲氧基噻吩。最后,3,4-二甲氧基噻吩和乙二醇进行醚交换反应得到产品EDOT。路线二虽然只有四步反应,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路线三:以丁二酮为原料的醚交换法合成EDOT以2,3-丁二酮[5]为原料,通过2,3-丁二酮和原甲酸三甲酯反应指的2,3-二甲氧基-1,3-丁二烯,然后与SCl2反应成环得到3,4-二甲氧基噻吩。最后,在催化剂作用下,将3,4-二甲氧基噻吩和乙二醇进行醚交换反应合成EDOT。以丁二酮为原料的醚交换法合成EDOT是一条新型的EDOT合成路线,步骤比较少,在实验室从事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但是实际上并不可行。主要因为原料成太高,中间体不稳定,并且反应总收率很低,这就综合限制了此工艺在工业上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产品信息 [重量] 5g [颜色] 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