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澳大利利亚A. Walsh提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以来,它就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污染、冶金、石油化工、地质、医药生物学等各领域作定性,定量分析和超纯分析。
1965年以后,原子吸收光谱可用来测定几乎全部金属元素和一些半金属元素(表150)。因为原子吸收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元素间干扰影响比较少,而且容易消除,测定快速,简便,准确,适用性广等优点,所以在短期内就发展成为较完善的现代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主要有火焰焰和无火焰型两种,下面面重点介绍有关火焰型原子吸收分析法基本知识。
原子吸收光谱是基于基态原子对光波吸收的规律为基础的。当将待测试样转化为原子云时,由于基态原子受到外部光的照射,它能在宽度极窄的各自的谱线上吸收辐射。此时,被吸收的光量与基态原子的数目成正比,即 A=log I0/I =KC,因而也与被分析试样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符合比尔定律。因此,测定被吸收的光量值,就可知道试样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由此可知,原子吸收光谱法,就是在被测元素的特定和独有的波长下,通过测量原子对辐射能的吸收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