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镜
什么是三棱镜?三棱镜是光学上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属于色散棱镜的一种,能够使复色光在通过棱镜时发生色散。光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面射出,出射光线将向底面(第三个侧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与棱镜的折射率,棱镜的顶角和入射角有关.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所以,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即色散。各色波长如下(纳米):红:660橙:610黄:570绿:550蓝:460靛:440紫:410
科学家都说,用三棱镜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因为光变为了七彩色。只是现实总是那七种颜色的交织,三棱镜并没有什么市场。
是的,我也知道价值很重要,犹如天上繁星,装点着夜晚的落寞,只是它们似乎成了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光。人们在追寻价值之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如当年的堂吉诃德骑士。
有时,我也想问,为什么。人类学告诉我,光拨弄石头都忽悠不了原始人,你又能拿现实,拿事实诰诫谁?或许歌德是对的吧,理论之树是灰色的。
或许,我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状态,有时在梦里,我会大喊,惊醒时,才发现,一切也不过是虚幻。在一个形而上学的时代,声音总归是最无力的,因为它无法被听见。在结束以前,热烈的氛围总是环绕着所有人,犹如泰坦尼克号在前往它的终点以前,或许无数的形而上学能拯救它吧。
三棱镜的原理: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即色散。光学上将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叫做三棱镜,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属于色散棱镜的一种,能够使复色光在通过棱镜时发生色散。阳光是复色光,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些不同频率的光。这些对于同一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一束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偏转角度不同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正比于折射角的正弦,比例系数为折射率),所以原本一个方向前进的光束就会被分解成按偏转角度顺序排列的光带了。(偏转角=折射角-入射角,上述情况下个频率光的入射角都相同。)折射率取决于光的在介质中的速率,间接取决于光的频率。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小,在介质中的衰减的速率越大,在介质中的速率越小,折射率就越大。1.在最上层的就是红光,不见得就是“最上层”。依位置而定。2.像红光就具有很高的能量,所以它的穿透能力很强,同频率光的能量正比与光强度(或光子数);不同频率的光子的能量不同,等于频率乘普郎克常量。红光在可见光中频率最低,光子能量最小。红光之所以穿透能力强,是因为空气中的悬浮尘埃和水滴对其散射相对强,且红光波长长,容易衍射的缘故。另外视神经对红、黄光较为敏感,所以看起来宏观光的透射能力也比较强。
怎么自制三棱镜方法1制作材料:长10厘米宽4厘米透明玻璃片3块,边长为4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玻璃片2块。玻璃胶、清水。制作步骤:把3块长方玻璃片和1块等边三角形玻璃片用玻璃胶粘成一个三棱柱容器,注意要粘牢且要密封,待干透后,再在此容器中注满清水,另1 块等边三角形玻璃片用玻璃胶密封盖上待干。即可得到一个简易三棱镜。方法2制作材料:易拉罐1只,水、玻璃胶水。制作步骤:把易拉罐剪开折成一个三棱柱容器,并用玻璃胶做容器的密封处理,在容器中加入清水,再用透明胶带在开口处稍作密封处理。把容器竖直放入冰箱中,结冰后取出。放在热水中稍浸一会儿,打开封口,取出冰块。你将得到一个“冰块三棱镜 ”。易拉罐容器可以反复使用制作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