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
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体积溶液或稀释溶液用的容器,为一细长颈梨形平底玻璃瓶,瓶口带有磨口玻塞或塑料塞,瓶颈上刻有环形标线,瓶上标有容量毫升数和使用温度(一般为20℃)容量瓶规格常用的有50、100、250、500和1000毫升等多种容量瓶。磨口玻塞须用线绳系在瓶颈上,以免丢失、错换或沾污。使用时可将玻塞头向外夹在手指间,不可将其攥在手中进行操作。
使用带磨口玻塞的容量瓶时,应先检查其是否漏水,方法是将容量瓶盛满水后盖紧瓶塞,用手按住瓶塞倒放1~2分钟,如不漏水,再将玻塞转动约180°后,再倒置1~2分钟,仍不漏水即可使用。塑料瓶塞盖好后一般不会漏水。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须先将容量瓶洗净,方法与要求同滴定管洗涤法。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如溶质为液体时,需用刻度吸管准确吸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于容量瓶内,再加水至标线。如溶质为固体时,应先将准确称量好的固体物质在干净的小烧杯内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将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内。转移时,用一干净玻棒插入容量瓶颈内并接触内壁处,烧杯嘴紧靠玻棒下端,使溶液沿玻棒流入,水流不可过大,如图6-5所示。待溶液流完后,将玻棒与烧杯同时直立,使附在烧杯嘴处少许溶液流回烧杯内,最后将烧杯再用蒸馏水淋洗3次,洗液一并倒入容量瓶内,要注意溶液总体积不得超过容量瓶标线刻度。可在加蒸馏水近标线时,换用细滴管接触内壁近水面处,小心滴加蒸馏水至弯月面底部与标线准确相切为止。盖紧瓶塞,一手食指压住瓶塞并握紧瓶口处,另一手的大、中、食三个指头托住瓶底反复倒转容量瓶10~20次,使瓶内溶液充分混匀。
容量瓶中不宜长期存放溶液,如溶液使用时间较长,应将溶液装入事先洗净烘干或用该溶液淋洗2~3次后的试剂瓶中。
移液管
移液管又称吸量管,是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用的量器,通常有两种形状,一种是中间有膨胀玻璃球,下端有细长尖口的玻璃管,称腹式吸管,如图6-6中a所示,这种吸管可移取一定容量的溶液;另一种移液管是刻有许多精细刻度的直形玻管,称刻度吸管,如图中b所示,可以移取所需容量的溶液。常用的腹式吸管有10、20、25和50毫升等几种,刻度吸管有1、2、5和10毫升等几种。使用刻度吸管时应注意,一种是刻度一直刻到管末,另一种是刻度刻在下端管尖上某处为止,不可混淆。洗涤方法与要求同前。
使用已洗净的移液管时要先用待吸溶液润洗2~3次,以除去残余水分。吸取溶液时,右手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一定深度,左手用洗耳球(图6-7)将溶液吸至标线以上,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不准用姆指)同时拿起贮液瓶,管尖靠近瓶口内壁,稍松食指,让溶液慢慢下降,至弯月面底与刻度相切。按紧食指,把移液管小心地转移到稍倾斜的承受容器(如锥形瓶)内壁处,使管垂直,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等15秒钟后,取出移液管如图6-8所示。切勿将残留在管尖的溶液吹出,因在校正时,未将此液体计算在内。如使用刻度吸管可量取刻度范围内所需容积的液体。使用完毕,须将移液管洗净放在移液管架上。
凡带有刻度的容器、量器都不可加热使用,以免破裂和量度不准确。
容量器皿的准确度因其质量级别而异,可参考表6-1。
表6-1 国产容量器皿的允许误差(毫升)
|
滴定管 |
滴定管 |
容量瓶 |
容量瓶 |
移液管 |
移液管 |
|
25 |
50 |
100 |
250 |
10 |
25 |
一级
二级
|
±0.03
±0.06
|
±0.05
±0.10
|
±0.10
±0.20
|
±0.10
±0.20
|
±0.02
±0.04
|
±0.04
±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