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增韧塑料银纹-剪切带-空穴理论的基本思想
化学先生 / 2019-09-18
实践中发现,对于某些共混体系,在拉伸作用过程产生的现象,多重银纹机理仍无法解释。例如HIPS/PPO共混物试样经过拉伸后作扫描电镜观察,除发现多重银纹外,还观察到与应力星45°角的剪切带,而且发现剪切带也是途经橡胶粒子的,说明橡胶颗粒同样可以引发剪切带。同时还发现,很少银纹并不直接终止于橡胶颗粒,面是终止于相邻的橡胶颗粒的附近,银纹的长度也较短,因此认为银纹很可能是被剪切带终止。因为在剪切带内分子链大致沿张力方向取向,即垂直于银纹平面,因此对终止银纹比橡胶粒子更为有效。
大量实验已经证实,剪切带对银纹尺寸起着控制作用,而且银纹尖喘的应力集中效应还可引发新的剪切带,剪切帶的引发和增大过程同样可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银纹和剪切带同时存在的聚合物共混物体系中,银纹和剪切带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两者共同为共混物韧性的提高做出贡献。例如ABS拉伸过程既有发白现象,又有细颈形成,说明同时存在银纹和剪切带两种形变机理,其增韧机理必然是两者的协同作用。对于基体韧性较好的体系,如增韧PVC,其增韧作用主要归结于剪切屈服形变,银纹化的贡献很小。这些实验事实促使了银纹剪切带空穴理论的建立。
Bucknall 等人在1972年提出:橡胶颗粒在增韧塑料中发挥两个重要作用:①作为应力集中中心诱发大量银纹和剪切带:②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止而不至发展成破坏性的裂纹。银纹末端的应力场可以继续诱发剪切带而使银纹终止,银纹扩展遇到已有的剪切带也可阻止银纹的进一步发展。大量银纹和/或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消耗大量能量,因而可显著提高增韧塑料的韧性。
该理论认为,橡胶颗粒的增韧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 橡胶颗粒引发和支化大量银纹并桥接裂纹两岸: (b)引发基体剪切形变,形成剪切带: (e) 在橡胶颗粒内及表面产生空穴,伴之以空穴之间聚合物链的伸展和剪切并导致基体的塑性变形。在冲击能作用下,这三种机制如图4-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