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故事一一乒乓球里的秘密
化学先生 / 2019-06-29

乒乓球的大小有明显的条件限制,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IF)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以直径40毫米的大球取代原来直径38毫米的乒乓球。
乒乓球的弹跳高度也有严格的规定,让球从30.5厘米的高度向一个铁块自由下落,其反弹的高度必须介于23.5到25.5厘米之间。
乒乓球与球拍相接触时的速度达170千米/小时,其平均的飞行速度约120千米/小时。
乒乓球在扣杀的时候要承受1万牛顿的力,该力的大小相当于人举起1000千克的重物时所需的力。
乒乓球被击打时与球拍相接触的时候仅为两千分之一秒,然而在这一瞬间乒乓球会变形达25%。
乒乓球决不能有“眩晕症”,打击一个强力削球后,乒乓球会以自己的轴线旋转,每秒钟达150圈。
乒乓球含有棉的成分,棉籽的纤维被用为生产赛璐珞的原料。
火药和乒乓球还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呢。硝基纤维素,即赛璐珞的初级状态,也是制造火药的基础原料。
直到1891年世界上才出现赛璐珞做的乒乓球,以前用的是带法兰绒敷层的橡胶球,但是它跳起来太不容易控制。也曾用过软木球,但它不耐用.很难承受如此猛烈的打击。
詹姆斯.吉布被尊为现代乒乓球之父,这位英格兰人于1891年前后从一次美洲之行中带回一只赛璐珞玩具球,他试着用来打乒乓球,结果很成功。于是他建议邻居一一体育用品生产商约翰. 雅克斯用赛璐珞制造乒乓球。
在当时的欧洲地区,好的乒乓球,每只约值两马克,有很高的寿命指数。有时一只乒乓球打许多场比赛,有的甚至打满一次大赛。
用热水烫乒乓球对职业运动员来说是很傻的,一些业余爱好者常用这种方法。为了将有些变形的乒乓球恢复原样,他们会把它放到开水里烫一会儿,之后球上几乎看不出还有什么不要当的地方,但是这在高水平的比赛上是绝对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