铯金属的发现与用途
化学先生 / 2019-05-20
1860年,德国化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在对矿泉水进行研究时,先分出钙、银、镁、锂等元素后,将母液在火焰上,用分光镜进行光谱分析时,发现其焰光有两条不知来源的蓝线,他们证明是一种新元素。
20年后1881年,同样是德国化学家的塞特贝格首次用电解法分离出金属铯。新元素被命名为 Caesium(绝),源自拉丁语“天空的蓝色”之意。如果有人问,自然界里最软的金属元素是什么?你可以这样回答,就是最软的金属,它甚至比石蜡还软。
铯具有活泼的个性,它本来披着一件漂亮的银白色的“外衣”,可是一与空气接触,马上就换成了灰蓝色,甚至不到1分钟就自动地燃烧起来,发出攻瑰般的紫红色蓝色的光辉;把它投到水里,会立即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着火燃绝原子结构图烧,有时还会引起爆炸。即使把它放在冰上,也会燃烧起来。正因为它这么地“不老实”,平时人们就把它“关”在煤油里,以免与空气、水接触。
最有意思的是,铯的熔点很低,很容易就能变成液体。一般的金属只有在熊熊的炉火中才能熔化,可是铯却十分特别,熔点只有28.5℃,除了水银之外,它就是熔点最低的金属了。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所以把绝放到手心里,它就会像冰块掉进热锅里那样很快地化成液体,在手心里滚来滚去。
在自然界里,铯的分布相当广泛,岩石、土壤、海水以至某些植物机体到处都有它的“住地”。可是绝没有形成单独的矿场,在其他矿物中含量又少,所以生产起来很麻烦。一年下来,生产出的铯很少,“物以稀为贵”,现在铯比金子还贵。用铯可以做成最准确的计时仪器一一原子钟。一说到钟,你们自然明白这是一种计量时间的工具。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计时,想想看,如果有一天起床后,世界上所有的钟表都不翼而飞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过去,人们确定时间都拿地球的自转作为基准。地球是个天然的计时器,它每昼夜绕轴自转一周,寒来暑往,年年如此。人们把地球自转1周所需要的时间定为1天24小时,它的1/86400就是1秒,秒的时间单位就是这样来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由于潮沙力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地球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时钟”。它的自转速度是不稳定的,时快时慢。虽然这种快慢的差别极小,但累计起来,误差就很大了。
有没有一种更准确的计时仪器呢?人们开始打破旧的传统习惯大的一头不行,往小的一头探素。人们发现:铯原子的第六层,即最外层的电子绕着原子核旋转的速度,总是极其精确地在几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转完一圈,稳定性比绝原子钟图地球绕轴自转高得多。利用铯原子的这个特点,人们制成了一种新型的钟铯原子钟,规定1秒就是铯原子“振动”9192601770次(即相当于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旋转这么多圈)所需要的时间。这就是“秒”的最新定义。
利用铯原子钟,人们可以十分精确地测量出十亿分之一秒的时间,300年来积累起来的时间总误差不超过5秒,精确度和稳定性远远地超过世界上以前有过的任何一种表,也超过了许多年来一直以地球自转作基准的天文时间。
人类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只要知道年、月、日以至时、分、秒就可以了。但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却往往需要精确地计量更为短暂的时间,比如毫秒(1/1000秒)、微秒(1/10000秒)等。有了像铯原子钟这样一类的钟表,人类就有可能从事更为精细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比如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火箭和导弹的发射以及字宙航行等,实行高度精确的控制,当然也可以用于远程飞行和航海。为了征服宇宙,必须有一种耕新的、飞行速度极快的交通工具。一般的火術、飞船都达不到这样的速度,最多只能神出地月系;只有每小时能飞行十几万千米的“离子火箭”才能满足要求。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们只知道原子、分子,怎么又出来一个离子?离子是什么呀?简单说吧,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分子、原于等粒子是电中性的,表现不出带有什么电荷;而离子却是带电(正电或负电)的粒子,分子、原子等带一电荷就成了离子(正离子或负离子)。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极不稳定,很容易被激发放射出来,变成为离子火箭带正电的绝离子,所以是宇宙航行离子火箭发动机理想的“燃料”。绝离子火箭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发动机开动后,产生大量的绝蒸气绝蒸气经过离化器的“加工”,变成了带正电的铯离子,接着在磁场的作用下加速到150千米/秒,从喷管喷射出去,同时铯离子火箭以强大的推动力,把火简高速推向前进。
计算表明,用这种铯离子作宇宙火箭的推进剂,单位重量产生的推力要比现在使用的液体或固体燃料高出上百倍。这种绝离子火箭可以在字宙太空游一两年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