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药的发展历史
实验室k / 2019-05-17
农业“八字宪法”是我们伟大领神毛主席亲自总结、制定的,是发展农业生产极为重要的八个基本因素。其中“保”字主要指植物保护,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以控制、消灭病、虫、杂草等危害,使作物健壮生长,保证丰产丰收。有机农药就是一项常用的、普遍的植保措施。
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经验,一些法家和进步科学家,继承了法家传统,注意总结劳动人民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他所著《齐民要术》以及我国其他古书如《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如“干艾能保藏麦种”、“矾石杀百虫”、“松毛可杀米虫”等记载,我国劳动人民在使用鱼藤、烟草、除虫菊、百部、蔾芦等植物性农药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特别从宋朝的后期到元朝、明朝、清朝这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儒家的程朱理学已成为严重束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桎梏,而法家主张革新、前进的思想遭受压抑,劳动人民和进步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被扼杀。
解放前,我国劳动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对植保事业漠不关心,农业上的病虫害则任其泛滥,一九二七年山东省曾发生一次蝗灾,据当时不完全统计,遭受飞蝗危害的竟达六十九个县,七百万劳动人民四出逃荒,家破人亡,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至于农药工业,则几乎是空白。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植保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努力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及时消灭或控制了病虫害,取得显著的成绩。在蝗区利用飞机喷酒农药灭蝗,加以综合防治,历史上飞蝗成灾的情况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广大贫下中农逐渐掌握了许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对作物危害的规律,从而使不少病虫害的发展得到基本控制,群众性的植保队伍正在茁壮成长。与此同时,奋战在农药工业战线上的我国工人阶银,在“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伟大方针指引下,狠批刘少奇、林彪一伙所推行的“专家路线”、“利润挂帅”等修正主义路线,使产量不断上升,高效低毒的新农药不断涌现;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大搞土农药,大力试制农用抗菌素,使农药生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可以深信,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将会使有机农药的生产和试制得到越来越广阔的发展。
然而,“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虽然,农药对作物的生长很重要,但要靠人去掌握、使用它。使用不当,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相反对作物会引起药害,甚至由于残毒、环境污染等,对人畜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掌握作物生长的特点,掌握各种病虫害的生活习性与危害规律,掌握各种农药的性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合理的防治。与此同时,进一步寻找高效、低毒、价廉的新型化学农药狠抓农业防治,发展生物防治,开展各种物理防治,不失时机地进行人工防治,亦已成为当前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广大知识青年应该循毛主席关于“许多东西单从书本上学是不成的,要向生产者学习,向工人学习,向贫农下中农学习”的伟大教导,努力学习贫下中农在植保工作中的丰富经验,大力开展农业科学实验,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