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原料科技-999化工商城欢迎您 化学试剂销售咨询:0598-7509639,或加QQ339904316 微信咨询:w999gou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学文章 > 化工知道 >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铜臭 / 2022-07-13

   前面我们讨论了分子内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 化学键是决定分子性质的主要因素,但是单从化学键的角度,还不能说明物质的全部性质。如水的三态变化,从 g→l→s,表明除了化学键以外,分子和分子之间也存在作用力-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是决定物质的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溶解度、表面张力、黏度等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

  1873年,荷兰物理学家范德华(Vander Waals)开始对分子间力进行研究,因此分子间力又称范德华力。
  分子间力的本质是电性引力,在介绍分子间力之前,先熟悉分子的两种电学性质: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4.3.1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4.3.1.1分子的极性
  每个分子都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由于正、负电荷的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分子是电中性的。我们设想,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像质量一样存在一个“中心”,电荷的分布都集中在这一点上,把这一点称作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见图4-25。

  分子的极性大小可以用分子的偶极矩来衡量。表4-11列出某些物质的偶极矩。偶极矩的数值越大,表示分子的极性越大,偶极矩为零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表4-11 一些物质的偶极矩(在气相中)
物质 偶极矩μ/C·m
分子空间构型 物质 偶极矩μ/C·m 分子空间构型
H₂
0 直线型 H₂S
3.07×10⁻³⁰
V字形
CO 0.33×10⁻³⁰
直线型 H₂O
6.24×10⁻³⁰
V字形
HF 6.40×10⁻³⁰
直线型 SO₂
5.34×10⁻³⁰
V字形
HCI 3.62×10⁻³⁰
直线型 NH₃
4.34×10⁻³⁰
三角锥形
HBr 2.60×10⁻³⁰
直线型 BCI₃
0 平行三角形
HI 1.27×10⁻³⁰
直线型 CH₄
0 正四面形
CO₂
0 直线型 CCI₄
0 正四面形
CS₂
0 直线型 CHCl₃
3.37×10⁻³⁰
四面体
HCN 9.64×10⁻³⁰
直线型 BF₃
0 平面三角形
  由表4-11可以看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如H₂、Cl₂、N₂、O₂等分子的偶极矩为零,为非极性分子。像卤化氢(HF)这样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的极性强弱与分子 中共价键的极性一致。 对于多原子分子,分子的极性除取决于键的极性外,还与分子的空间构 型是否对称有关。例如CO₂、 CS₂分子中的共价键都有极性,但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偶极矩为零,为非极性分子。H₂O、NH₃分子中H一O、H—N键为极性键,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对称,所以偶极矩不为零,为极性分子。
  根据极性强弱,可将分子分为三种类型,见图4-26。

  例4-9判断NH和BF,分子极性强弱。
  解: NH₃分子三角锥形,有一孤电子对,是强极性分子,而BF₃中B原子sp²杂化,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矩矢量和为零,无极性,故极性NH₃ > BF₃
  4.3.1.2分子的变形性
  分子的极性考虑的是孤立分子中电荷的分布情况,如果把分子置于外电场中,则其电荷分布将发生变化。如图4-27所示,将一非极性分子置
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分子中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被吸引向负电极,而电子云被吸引向正电极,其结果是,电子云与核发生相对位移,分子发生形变(这一过程称作分子的变形极化),分子中原本重合的正、负电荷中心分离,分子出现偶极,这种偶极称为诱导偶极(μ诱导)。

  诱导偶极的大小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 μ=α·E。电场越强,分子的变形越显著,诱导偶极越大。比例系数α,称为分子的诱导极化率,简称极化率,可由实验测定,反映了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变形性大小。α越大,μ诱导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一些物质分子的极化率见表 4-12。由表4-12 可以看出,分子越大,包含的电子越多,分子的极化率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
表4-12 一些物质分子的极化率
分子 极化率/C·m²·V⁻¹
分子 极化率/C·m²·V⁻¹
He 0.227×10⁻⁴⁰
HCI 2.85×10⁻⁴⁰
Ne 0.437×10⁻⁴⁰
HBr 3.86×10⁻⁴⁰
Ar 1.81×10⁻⁴⁰
HI 5.78×10⁻⁴⁰
Kr 2.73×10⁻⁴⁰
H₂O
1.61×10⁻⁴⁰
Xe 4.45×10⁻⁴⁰
H₂S
4.05×10⁻⁴⁰
H₂
0.892×10⁻⁴⁰
CO
2.14×10⁻⁴⁰
O₂
1.74×10⁻⁴⁰
CO₂
2.87×10⁻⁴⁰
Cl₂
5.01×10⁻⁴⁰ CH₄
3.00×10⁻⁴⁰
Br₂
7.15×10⁻⁴⁰
C₂H₆
4.81×10⁻⁴⁰

  对于极性分子来说,本身就存在着偶极,这种偶极称为固有偶极或永久偶极。在外电场的 作用下,极性分子正极一端将转向负电极, 负极端转向正电极,见图4-28, 这一过程称作分 子的定向极化。而且在外电场的进一步作用下, 产生诱导偶极,分子的偶极为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和,分子的极性增强。



  极化作用不仅仅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分子与分子之间也可以发生。一个极性分子相当于一个微电场,可以使其他分子极化变形。因此,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着极化作用。

下一篇:晶体结构
上一篇:分子结构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配送方式
货物签收
化工运输方式
售后服务
退换货原则
销售条款
购物指南
注册新会员
订购方式
购买需知
支付方式
关于我们
先河原料科技
品牌文化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扫999化工微信下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