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显微镜倾斜一定角度,以便舒适地观察.打开光源并使它放置在距显微镜适当的距离处.移动目镜,完全打开孔径光圈(见图3-2),向下看显微镜的圆筒.用最高放大倍数的物镜,移出检偏镜,把起偏镜固定在零点,并把可调焦距的聚光器升到其最高位置,调整反光镜面的角度以达到最大的照明度,使灯光对中,达到物镜的后焦面全部被光照到.降低聚光器直到使物镜场受到限制.然后,再升高聚光器使这种情况刚变得级和的那一点为止.缩小孔径光圈至后面的透镜约有2/3被光照到;此位置是一个很好的操作中点.此时,调节恰好位于满视野的光阑进行测定将是有益的,因为超过这一点,测量就不方便.变换目镜后,应重新调整好显微镜.
在继续往下讨论之前,让我们先来讨论为什么必须进行上述的光学调整.光源和反光镜显然必须对应.镜台下的聚光器是用来会聚恰当孔径数*的光线并调节样品上视场大小.在作特殊观察时,镜台下的光圈光阑用来限制光锥到视场的角度.此光阑可以调节样品和周围环境的反差.
显微镜配有带测微计的目镜,可用来测量颗粒的大小;目镜测微计的单位是相对的并依赖于放大倍数.由于实验要使用三个固定的放大倍数,对每种放大倍数可用一个台式测微计将目镜的测微计读数校正成绝对长度.这种校正过程很简单.把台式测微计放在显微镜的机械台上,通过调节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调节螺丝,使测微计标尺处于视场中央.通过在镜筒中滑动目镜,将目镜和测微计聚焦.将聚焦了的目镜和台式测微计的两个零点重叠.根据台式测微计的绝对增量来测定目镜测微计上的分度距离,单位用微米(10-3毫米)表示.重复上述操作来测定另外两个放大倍数,然后小心地把台式测微计放回其贮器中.
当要在正交尼可尔棱镜下观察实验样品时,将适当的旋钮转动四分之一圈至“停”的位置,使检偏镜放入光路中去.
当样品保持光照时,一旦观察到明显的混浊,即将载玻片放到镜台上,并且用最低倍数的物镜将显微镜聚焦.在观察盖玻片下面的区域之后,选择一个远离其相邻球晶的典型球晶来测量.球晶选定之后,将最高倍数的物镜转到光路中;因为三个物镜是同焦距的,所以只须稍稍转动聚焦微调就可使图象清晰.在放大倍数较高时,由于焦距特别短,聚焦是困难的.移出检偏镜产生较亮的背景可使球晶直径较易测量.还可以调节镜台下的光阑以增加反差,使球晶更加清晰可见.然而,当在正交尼可尔稜镜之间的观察都完成之后,一定要重新打开此光阑.
当球晶生长到比测微计的视场还大之后,应该使用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最后,测量一个典型的、但是分离的球晶时(或者球晶虽有部分聚集,但可测量它没有和其它球晶连接的直径,必要时可转动样品台),应该用放大倍数最低的物镜.
* 孔径数等于体系(从物体通过物镜)的最低折射率和通过物镜的最发散的光线之间夹角(孔径角)正弦值一半的乘积.物镜的孔径数是刻在物镜上的,它与透镜的分辨率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