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可以分别出现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不同的状态。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物态转化。
让我们来看看物态转化的有趣现象。在冬季,取一大块冰放在烧杯里,加热后冰就消失了,変成了一些水。盖上杯盖再加热,水就变成蒸气了。这个实验说明,水在热的作用下,会由固态(冰)转化为液态(水),又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水蒸气)。
但是,如果把程序颠倒过来,就会发生另外的物态变化。先把收集的水蒸气放在一个烧瓶里,水蒸气冷却后又变成了水,水继续冷却下去又会变成冰。冷却也是一种热作用,说明由气态到液态,又由液态到固态的转化。
在热学中,我们把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体由液态转化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气化(沸腾);液态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凝固。沸点和液化点的温度相同,熔点和凝固点的温度也是一样的。
在物态的转化过程中,汽化、熔解时必须吸收热量,而液化、凝固时会散发热量。
物态的变化有着它的规律,但有时也并不总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或者气态、液态、固态的顺序进行的,也会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进行。在热学上,物体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叫做升华;物体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叫做凝华。
例如,在严寒的冬天,潮湿的衣服挂在室外,由于气温在0℃以下,湿衣服上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尽管这些冰不会熔化,但是时间长了,衣服还是会干的,这就是因为冰升华成水气跑掉了。
再如,在深秋的早晨,我国大部分地区会出现霜降,这是因为在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直接凝固成霜,这是一种凝华现象。
在生产中,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利用升华和凝华方法来提炼化工产品、药品及其他物质了。如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就是最早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结晶的红色硫化汞的。
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得快慢跟温度和外面的气流速度有关。温度越高,风力越大,蒸发也越快。在日常生活中,蒸发现象随处可见。刚下完雷阵雨,马路上很快就干了;湿衣服晾在阳台上,或通风的地方,不用两天就干;放在碗里的水,时间长了会悄悄不见了,等等,这些都是水的蒸发现象。
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不仅从表面,而且也从内部进行剧烈的汽化现象,这就叫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液体的沸腾跟压强有关。在通常情况下,即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和冰点分别是100℃和0℃。气压变化,沸点与冰点也随之变化。高山上的大气压低于平地上的大气压,因此高山上液体的沸点比平地要低些。水的沸点在海平面附近为100℃,在3000米高的地方,大约为90℃,在8500米高山上,大约为72℃。所以,在高山地区用普通锅是很难把饭煮熟的。
相反,增大压强,液体的沸点会升高。
17世纪,法国的医生兼物理学家和机械师丹尼斯·帕平,在“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减小而降低”的启发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口压力锅。锅体有两层,中央摆有内锅,食物放在内锅里。加热以后,蒸气跑不出来,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也升高了,食物就熟得快,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
现在,压力锅已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在物态变化中,气体的液化和凝固是最困难的。这是因为它们的液化点和凝固点都很低。但是,人们发现在高压的条件下,气体的液化和凝固很容易做到。
物态的变化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这种变化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由上可以看出,物态的变化与生活息息相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物态变化的各种原理定会给人类创造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