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验分析工作中,要经常接触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化学试剂,或者在操作过程中伴有各种气体、蒸气、烟雾、粉尘等产生。大部分化学试剂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对人体是有害的;分析工作中还会偶然发生烧伤、烫伤、炸伤以及触电事故等。作为化验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毒物常识和预防知识,以及熟悉有关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毒物,是指某种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任何疾病的物质。由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就称为中毒。
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
1.通过呼吸道中毒
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气体、粉尘、蒸气、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气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气和氰化氢(气体)、氯气、一氧化碳等。
2.通过消化道中毒
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嚥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中毒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
3.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
某些毒物触及皮肤,或其蒸气、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而中毒。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
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以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
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
1.呼吸系统中毒
如果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
2.经由口服中毒
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要太浓,浓度过大会烧坏胃壁粘膜),或用肥皂水或用3~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胃液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最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木杆压舌根,或者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最多不超过50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如果无洗胃液,可给予大量的温水喝,冲淡毒物并使呕吐。洗胃要反复进行多次,直至洗胃呕吐物中基本无毒物存在,再服解毒剂。解毒剂有很多,要根据中毒药物的性质选用。一般常用的解毒剂有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桔子汁等。
对某些特殊毒物要采取更有效的特殊药物来解毒,并使呕吐。如,磷中毒时用硫酸铜,钡中毒时用硫酸钠,锑或砷中毒用25%硫酸铁和0.6%氧化镁混合液(剧烈搅拌混合均匀,每隔10分钟给一汤匙,直到呕吐后为止),氰化物中毒给1%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呕吐后,喝上温开水送医院治疗。
3.皮肤、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
皮肤和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愈好。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