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的毒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有机化合物与人们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在化验室中除了被直接测定的有机化合物外,在化验分析中也常用有机化合物作溶剂,萃取剂,掩蔽剂和显色剂等。所以有必要了解其毒性。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就其毒理作用来说,比无机化合物更为复杂。有机化合物的毒性,不仅与形成它的元素有关,而且也与其本身的化学构型有关,因此可以认为有机化合物是以烃类为主体的,可根据其所引入的各种取代基团的种类来粗略判别其共同的毒性。
1.脂肪卤代烃
脂肪族卤代烃的化学活性及其对人体的作用,远较脂肪烃强。短期内大量吸入这类蒸气都有麻醉作用,主要抑制神经系统。此外,这类化合物尚刺激粘膜、皮肤以至使全身出现中毒症状。已经肯定碘代烃类及溴代烃类的毒性很大,氯代烃类对肝、肾、心也均有较大的毒害。对肝、肾有毒害的物质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乙烷、二氯乙烯、碘仿,碘乙烷、四氯乙烷等。下面择要介绍几种毒物。
(1)氯甲烷(CH3Cl) 无色气体,有极微弱的芳香气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麻醉作用,并能损害肝和肾。人吸入1克/立方米以上的氯甲烷即产生急性中毒。其症状是头晕、恶心、呕吐,严重的抽搐,血压上升,昏迷等。
(2)氯仿(CHCl3) 氯仿即三氯甲烷,为无色液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并可造成对心、肾、肝的损害。人口服最少中毒剂量为28克。麻醉阈70~80克/立方米,在浓度为120克/立方米时连续吸入5~10分钟即死亡。氯仿遇紫外线和高热可形成光气,光气有剧毒。所以在储存的氯仿中加1~2%乙醇以消除可能生成的光气。
(3)四氯化碳(CCl4) 四氯化碳为无色液体,有轻度麻醉作用,对内脏,特别是肝和肾有严重的损害。一次吸入高浓度的四氯化碳,即引起麻醉并很快发生肝脏和肾脏的损害。乙醇能促进人体吸收四氯化碳,起着增毒作用。人吸入0.15~0.20克/立方米的四氯化碳就要引起恶心、呕吐和消化障碍。吸入0.21~0.78克/立方米会感觉极度疲乏,脸色苍白及肠胃道障碍。吸入大量高浓度四氯化碳要引起急性中毒,中枢神经受抑制立即意识不清,抽搐,昏迷,以至迅速死亡。
急救措施同一般急救处理,并让患者离开现场。眼和皮肤受损害时,可用2%小苏打水冲洗。
2.芳香烃
芳香烃有刺激作用,液态芳香烃接触皮肤和粘膜能引起皮炎,高浓度芳香烃蒸气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大多数芳香烃化合物都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少数会损害造血系统。
(1)苯(C6H6)
急性中毒: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如多汗,心动过速或过慢,以及血压波动等。
慢性中毒:常见的有神经衰弱症和造血系统的损害,血细胞数持下降,随后血小板减少,出现出血倾向。
严重中毒呈现红细胞成熟障碍,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如皮肤长期接触苯,会发生皮肤干燥,发红,出现疱疹,湿疹等。
急性中毒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吸氧,送医院治疗。
(2)酚(C6H5OH) 酚浓度低时能使蛋白质变性,浓度高时能使蛋白质沉淀,故对各种细胞有直接损害,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人口服致死量为2~15克。酚的危害以皮肤灼伤为多见,如酚的热液溅到皮肤上除引起烧伤外,并由皮肤吸收中毒。误服者引起口腔、咽喉强烈的灼烧,腹痛,瞳孔放大或收缩。重者会引起胃肠穿孔,数小时后休克死亡。酚溅入眼内,立即引起膜和角膜灼伤,坏死。长期吸入低浓度酚,会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加,腹泻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急救措施:
① 将酚污染的衣服立即脱去,用浸过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3)的棉花抹去皮肤污染物,至少抹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② 误服中毒者,应立即口服蓖麻油或其它植物油15~30毫升,使之随即吐出。如吐失败,应立即用温水洗胃(每次300~400毫升)反复洗吐。如不能及时洗胃,则口服蛋白水同时给以硫酸钠15~30克加足量水冲服。
③ 皮肤烧伤时用饱和硫酸钠溶液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