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此种分类是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而分的。
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它们大多数是电介质,因此一般都是测定其离子或原子团来表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它们大都是非电介质,因此一般是分析其元素或官能团来确定组分的含量。但也经常通过测定物质的某些物理常数如沸点、冰点及沸程等来确定其组成及含量。
2.常量、半微量及微量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根据试样用量不同,分为以下几类(表7-1)。
表7-1 各类方法的样品用量
方法 | 试样重量(毫克) | 试液体积(毫升) |
常量分析 | 100~1000 | 10~100 |
半微量分析 | 10~100 | 1~10 |
微量分析 | 0.1~10 | 0.01~1 |
超微量分析 | 0.001~0.1 | 0.001~0.01 |
通常较多地应用常量分析和半微量分折法,因为它们所用的容量分析器皿及分析天平较廉价易购置。
3.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根据测定原理和使用的仪器不同,分析方法又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用通式表示为:
X+R=P
X代表被测成分,R代表试剂,P代表生成物。由于反应类型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化学分析法又分为:
① 重量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物的重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② 容量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中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容量分析法也称为滴定分析法。
③ 气体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中所生成气体的体积或气体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重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2)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并借用较精密的仪器测定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质谱分析法等。
① 光学分析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在可见光区称比色法,在紫外和红外光区分别称为紫外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有原子吸收法,发射光谱法及荧光分析法等。
② 电化学分析法:常用的有电位法、电导法、电解法、极谱法和库仑分析法等。
③ 色谱分析法: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和纸层分析法等。
④ 其它分析法:如质谱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放射化分析法和核磁共振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快速、灵敏、能测量含量很低的杂质含量。但目前由于精密仪器产量尚少,价格昂贵,还不能普及应用,因此受到一定限制,而化学分析法使用的仪器简单,对于大量和中等含量物质,测量准确度高。因此目前化学分析法仍较广泛的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各有其优缺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者是相辅相成。可以说化学分析法是基础,仪器分析法是发展方向。
4.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按生产要求不同,又可将分析工作分为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两类。
(1)例行分析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配合生产的日常分析,也称常规分析。为控制生产正常进行需要迅速报出分析结果,这种例行分析称为快速分析也称为中控分析。
(2)仲裁分析(也称裁判分析) 在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有关单位用指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这种分析工作称为仲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