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治疗简称化疗。通常是指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化学药物治疗。目前多指肿瘤化疗,即应用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虽然各类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不同,但总的是要抑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达到控制癌症的发展和治疗目的。抗癌药物进入人体后迅速分布到全身,既可杀灭局部的肿瘤也可杀死远处转移的肿瘤,因此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化疗是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之一,对于那些有全身扩散倾向以及中晚期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多数情况下,化疗需与手术、放疗联合使用。化疗的效果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病况。有的可以治愈,更多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延长生存期。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黏膜溃疡、脱发等。所以化疗都是分次进行,即多疗程治疗。通过疗程后的间歇,让正常细胞得到修复和恢复,配合饮食调理、营养的补充,使病人能坚持完成计划的化疗周期,达到应有的疗效。化疗药物来自植物和人工合成,已超过数十种。现阶段临床使用的抗癌药物可分为:①烷化剂如环磷酰胺等;②抗代谢物如甲氨喋呤、氟尿嘧啶;③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阿霉素;④激素类的抗癌药如甲羟孕碱、甲地孕酮;⑤植物成分的抗癌药如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香菇多糖;⑥其他抗癌药及辅助冶疗药如顺铂、卡铂、干扰素等。近些年来,靶向药物已经取得一定成果。靶向药物治疗就是使药物瞄准肿瘤部位,使局部保持较高的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的作用小,相对毒副作用弱,大大减轻病人痛苦,明显提高疗效。最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转导等不同特性),通过调节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和调节血管生成的转导途径等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直至最后杀灭。这类化疗药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是非常有前途的化疗药物。
在讨论化学治疗,特别是化学治疗癌症时,人们心里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化学致癌物,另一个是化学恐惧症。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化学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是指能使人类或哺乳动物的机体诱发癌症的化学物质。经动物致癌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化学致癌物已达1000多种。人类的肿瘤80%-85%与化学致癌物有关。可分为确证致癌物、怀疑致癌物和潜在致癌物三类。确证致癌物是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能证实与人类肿瘤有因果关系的化学致癌物。有26种左右,如砷、铬、铬酸盐,镍、二氯甲醚、氯甲醚、2-萘胺、4-氨基联苯、4-硝基联苯、石棉、联苯胺、氯乙烯、苯并[a]芘等。怀疑致癌物是对人类有高度致癌可疑性的化学物质约有30种,如铍、镉、亚硝胺类化合物,黄曲霉素及一些芳香类染料等。潜在致癌物是对人类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DDT、六六六、氯仿、四氯化碳、二甲基肼等。
2.化学恐惧症
化学恐惧症是指在当今世界上有些人认为“凡是采用化学手段生产、合成的东西一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将有害有毒与化学尤其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划等号,以至在生活和工作中对化学合成物采取排斥和回避的态度。这是对化学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惧,也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化学在20世纪以来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有些化学品有毒副作用发生,但化学品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等方面功不可没。关键是要严格论证,安全使用,拒绝恐惧,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