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的光度测定法大都基于与一价银离子的反应,所用显色试剂主要是以S和N为给予体原子的试剂,较重要的有二硫腙(H2Dz)、对二甲胺基苄叉罗丹宁、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hiuram disulfide)和4,4'-双(二甲胺基)二苯基硫酮(TMK)等.这些试剂与Ag(Ⅰ)的反应特性见表Ⅷ-4所列.其中二硫腙法仍是应用较普遍的方法.
表Ⅷ-4 银的光度法测定显色剂
试剂 | 灵敏度* | 测定范围(ppm) | pH | 溶剂 | 干扰元素 | 稳定性 |
二硫腙 | 0.25(620) | 0.2-2 | 酸性 | CCl4 |
Au(Ⅲ),Hg(Ⅱ), Cu(Ⅱ) |
稳定 |
对二甲胺基苄叉罗丹宁 | 0.05(580) | 0.4-4 | 60%乙酸 | 水 | Au(Ⅲ),Hg(Ⅱ), Pd(Ⅱ) |
约1小时 |
对二甲胺基苄叉罗丹宁 | 0.20(595) | 0.05-1 | 0.05N HNO3 | 水 | Au(Ⅲ),Hg(Ⅱ), Pd(Ⅱ) |
约30分钟 |
DDTC | 0.025(340) | 2-40 | pH3.7 | CCl4 | 多数 | 稳定 |
Cu-DDTC | 0.06(435) | 0.5-5 | pH8 | 苯 | Hg(Ⅱ) | 稳定 |
四乙基秋兰姆化二硫 | 0.03(440) | 0.5-5 | 硫酸酸性 | 苯 | Hg(Ⅱ),Au(Ⅲ),Pd(Ⅱ) | 稳定 |
TMK | 0.8(530) | 0.1-1 | pH3.0±0.2 | 水或异戊醇 | 贵金属 | 对光很不稳定 |
*为1微克/毫升,1厘米比色皿时的吸光度;括号中为波长,其单位为毫微米.
以形成三元络合物形式测定银的方法有Ag-phen-BPR和Ag-phen-TBF体系等方法.其三元络合物的组成分别为[(phen- Ag-phen)+]2BPR2-和[(phen-Ag-phen)+]2TBF2-.这些络合物可直接在水溶液中作光度测定,也可用硝基苯萃取,灵敏度都相当高.Ag-phen-BPR在水溶液中ε635=5.1×104,在硝基苯中ε590=3.2×104,Ag-phen-TBF在水溶液中ε550=3.5×104,在硝基苯中ε=5.5×104.
我国分析工作者采用喹哪啶红萃取光度测定银,其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令人满意.以甲基异丁酮和醋酸异戊酯混合溶剂萃取,其络合物的ε525=3.78×104,微量铂、金和卤族元素无干扰.
二硫腙法
在酸性(H2SO4、HNO3、HClO4)介质中,二硫腙与Ag(Ⅰ)形成橙黄色的AgHDz螯合物,能被四氯化碳及非极性溶剂所萃取,萃取物在462毫微米处有最大吸收,ε462=3.06×104.当溶液pH值增高或银离子过量时,即可生成深红色的Ag2Dz形式的螯合物,该螯合物并不稳定,当补充二硫腙或溶液酸化时便立即转变成黄橙色的AgHDz,后者甚至在5%NaOH溶液中仍稳定.
在不含Cl-离子的强酸性介质中,银与Cu(Ⅱ)、Hg(Ⅱ)、Au(Ⅲ)、Pt(Ⅱ)和Pd(Ⅱ)同时被萃取,但是当有机相加入1N HCl时,AgHDz则分解进入水相,借此可将上述元素与银分离.
试剂和溶液:
1.二硫腙0.001%的四氯化碳溶液;
2.银标准溶液(1毫克/1毫升)称取在110℃烘干的AgNO3基准物15750克,溶于含有1毫升浓HNO3的少量水中,移入1升量瓶中稀至刻度;
3.四氯化碳.
测定步骤:取含量不超过80微克银的试液(应不含Cl-),用硫酸或硝酸酸化后其浓度为1-2N,加入二硫腙的四氯化碳溶液(1毫升0.001%二硫腙溶液相当于4.2微克银)萃取,弃去水相.再加入数份二硫腙直至萃取层(有机相)不变色为止,合并所有橙黄色萃取液,加1N HCl振摇片刻,取出含有银盐的水相,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EDTA,用氨水调节至pH=4-5,再用0.001%的二硫腙溶液萃取银,萃取液用稀氨水(25毫升水中加2滴浓氨水)洗涤以除去游离态的二硫腙,将洗涤过的萃取液移入50毫升容量中,加四氯化碳稀至刻度,于462毫微米(或蓝色滤光片)测定吸光度,以CCl4作为比较液.